欢迎访问,上海萨起——中欧工贸新起点!
18221321237
NEWS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技术文章 > 详情
奥迪官宣,将在德国裁员7500人
2025-03-20


来源:中国汽车报


继今年2月底关闭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后,大众集团旗下豪华车品牌奥迪又有了新动作。


当地时间3月17日,奥迪品牌管理层与工会达成一致,确认到2029年将在德国裁减约7500个工作岗位,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。与此同时,奥迪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向德国工厂投资总计80亿欧元,用于技术创新和生产线升级。


削减成本 调整生产


“经济形势日益严峻,竞争压力和政治不确定性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为了确保德国工厂经得起未来考验并具有竞争力,奥迪管理委员会和劳资委员会就未来达成了一项联合协议。明确的目标是:在英戈尔施塔特和内卡苏姆提高生产率、速度和灵活性。”奥迪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表示,管理层和劳资委员会决定,到2029年,在间接领域减少7500个工作岗位。


所谓间接领域,即非生产领域,例如行政、管理、财务、销售、研发等部门。“公司正在研究数字化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减少间接领域的工作量。”奥迪表示,还将调整工资,以减少人力成本。“奥迪必须变得更快、更灵活、更高效,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进行必要的人员调整。”奥迪CEO高德诺(Gernot Döllner)表示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奥迪计划每年削减逾10亿欧元成本。


作为补偿,奥迪将就业保障协议从2029年延长至2033年底。与此同时,奥迪承诺到2029年在德国本土投资约80亿欧元,将德国工厂定位为“向电动汽车过渡的强大而灵活的工厂”。其中,英戈尔施塔特工厂将新增生产一款入门级电动车型。即将推出的新一代奥迪Q3燃油车也将在英戈尔施塔特工厂以及匈牙利工厂同时生产。聚焦生产领域,内卡苏姆工厂将扩展为奥迪的人工智能和数字化中心。


由于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未达预期,奥迪已经调整了原定的燃油车淘汰计划。按照新计划,奥迪将在2030年后继续生产部分燃油车型,并对传统燃油车的电子架构进行优化,以提高市场竞争力。这一决定标志着奥迪在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上的重要转变。另外,由于Q8 e-tron销量不佳,再加上物流及生产成本高企,今年2月底,奥迪关闭了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电动汽车工厂,此举导致该工厂约3000名工人失业。


事实上,在布鲁塞尔工厂关闭时,德国媒体就爆料称,奥迪正在酝酿一项涉及数十亿欧元的成本削减计划,包括大规模裁员、削减福利待遇以及外包部分业务等。而今,果然成真。


欧洲车企困局


值得注意的是,奥迪的裁员并非个例。奥迪母公司大众集团曾在去年年底与工会达成一项协议,计划2030年前在德国削减逾70万辆汽车产能,并裁员约3.5万人。


裁员的背后是不尽如人意的财务业绩。3月11日,大众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,2024年集团营收达3247亿欧元,略有增长;营业利润为191亿欧元,同比下降15.4%,营业利润率也从7%降至5.9%;税后利润为124亿欧元,同比下降30.6%。


此前脱离大众集团“单飞”的保时捷也一样。3月12日,保时捷公布的财报显示,2024年公司营收为400.83亿欧元,同比下降1.1%;营业利润为56.37亿欧元,同比下降22.6%;净利润为35.95亿欧元,同比下降30.3%;销售回报率为14.1%,低于2023年的18%。


财报公布当日,保时捷宣布,作为提升效率的一部分,公司计划裁减约3900个职位。“2024年对于整个欧洲汽车行业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,我们预料到了这点,可情况在全年不断恶化。我们也正经历着中国豪华车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。此外,许多领域尤其是供应链中的成本都在增加。”作为大众集团董事会主席,同时也是保时捷董事会主席的奥博穆当时表示。


这也是欧洲车企面临的共同难题,电动汽车需求疲软、转型成本高企、中国市场份额下滑、来自中国车企的激烈竞争,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新关税等,令其压力层层递增,试图通过削减成本、内燃机与电动汽车“两条腿走路”、大举投资等方式,重新押注未来。



END